时间
更多
首页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 荣获茅盾文学奖 陕西作家陈彦的《主角》讲的什么故事?
详细内容

荣获茅盾文学奖 陕西作家陈彦的《主角》讲的什么故事?

  今天(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出,陕西作家陈彦《主角》、梁晓声《人世间》、徐怀中《牵风记》、徐则臣《北上》、李洱《应物兄》获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据悉,今年共计有234部作品参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主角》被认为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一个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的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其实,《主角》在入围茅盾文学奖之前,已先后获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第三届长篇小说(2018年度)金榜作品等多个奖项。

  

11173f7b5e7a57876559caadf0d06bc7.jpeg


  陈彦的《主角》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故事?

  《主角》小说记述了忆秦娥从一个放羊娃,到一个县秦腔剧团的烧火丫头,再到配角直至主角奋斗过程的沉浮史。全书近七十万字的篇幅,时间跨度四十余年,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一位秦腔名伶的成长史和奋斗史。

  整部小说有两条大的主线,一条是忆秦娥一步步成为“秦腔皇后”的奋斗;另一条线是忆秦娥被迫卷进纷争的沉浮。

  《主角》从1976年写到2016年,从乡村到都市再辗转海外,透过秦腔舞台,描摹出中国最古老剧种与整个社会在时代洪流中历经的万千变幻。通过主角忆秦娥的成长经历,再现了秦腔这个剧种在地方及省城由兴盛到衰落,再到转型,再到兴起的过程。

  作为流行于西北五省区的大剧种,秦腔在改革开放前一度面临“消亡”危机,很多老戏排完了,新戏又没跟上来。1976年古典戏解禁,大概在1978到1983年前后,陕西民间长期压抑的看戏热潮喷涌而出,很快形成演出高峰。《主角》的故事也开始于这个期间。

  1990年代,随着传播、娱乐和消费方式多元化,大批剧团成立轻音乐团、模特队、舞蹈队,衣着暴露,频繁商演。《主角》里,陈彦先后写了五个性格各异的团长,展现了当时“名角挑团”制、传统戏团面临改革、演员下海从商等现象。

  1990年代中后期,秦腔茶社悄然兴起。西安的秦腔茶社最高峰达到近300家,同时出现了名为“搭红”的打赏新形式。

  小说中,忆秦娥有无数拥趸,每晚“搭红”高达数万元。煤老板的刘四团为引诱她,一晚抛出3万条“搭红”和100万元现金,忆秦娥断然拒绝,再未踏足茶社。后来经济形势逐渐严峻,刘四团逃跑了,象征着秦腔茶社衰落。

  现实中,主要原因则也包括观众审美水平普遍提高及经济转型。

  2004年,全国文艺院团改革,西安成为四个试点城市之一,戏曲产业化不可逆转。改革虽然催生不少民间演出班社,激活了基层演出市场。但剧本革新成为陕西戏曲发展的现实难题,传统剧目亟须“经典化提升”,票房和口碑兼具的现代戏更是凤毛麟角。

  小说中,“小忆秦娥”角色的走红也象征秦腔新生力量崛起。

  

a51508d1dee2a0d665d9cafbe5818e34.jpg


  陈彦 图片来源:西安发布

  为小人物立传的陈彦

  提起陈彦,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无论在陕西戏剧界还是文坛,陈彦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之一。

  提起《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被誉为“西京三部曲”)等戏剧作品,相信很多人熟悉,它们的作者就是陈彦。继《西京故事》《装台》两部长篇小说之后,《主角》是陈彦的第三部“跨界”作品。

  1979年,镇安人,16岁的陈彦学习改编了舞台剧《范进中举》,这算得上是他在戏剧创作上的牛刀小试。后来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23年,从编剧到团长、从团长到院长,再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陈彦创作的戏剧、小说大多取材于百姓生活,主人公都是“小人物”。

  比如眉户戏《迟开的玫瑰》写19岁的乔雪梅考上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母亲却突遇车祸身亡。面对瘫痪的父亲和3个未成年的弟妹,她毅然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挑起了赡养父亲、抚育弟妹的重担……《迟开的玫瑰》也是一部永不凋谢的“玫瑰”,问世22年来上演上千场,至今依然在全国巡演。

  秦腔《西京故事》讲述的也是一群生活在西京城里的普通人的故事。一家之长罗天福,因一双儿女先后考上重点大学,与妻子一道用 “千层饼”的手艺,支撑儿子甲成、女儿甲秀在西京城的“求学大业”。儿子罗甲成却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日渐迷失,直至把一家人拖向精神崩塌边缘。女儿罗甲秀却天生乐观,随遇而安,帮助弟弟渡过了心理难关,还鼓励罗天福重拾自信,寻求新的经营方式……

  以西安交大西迁题材创作的秦腔《大树西迁》,虽以描写知识分子不畏艰难,响应党和祖国召唤,“哪里有爱和事业,哪里就是家”的故事,但也不乏对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卖鸡蛋大嫂的人性之美的关注和赞美。

  陈彦说:“我总在为小人物立传,我觉得,一切强势的东西,还需要你去锦上添花?我的写作,就尽量去为那些无助的人,舔一舔伤口,找一点温暖与亮色,尤其是寻找一点奢侈的爱。”

  同样为小人物立传,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籍作家主要关注乡村,陈彦专注于城市叙事。

  在此前的九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陕西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摘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的《白鹿原》摘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贾平凹的《秦腔》摘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陕西已故作家红柯的作品也曾入围茅盾文学奖。

  (据人民日报、戏剧网、陕西日报、当代陕西综合)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