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全力打造社区矫正“陕西样本”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大程(右三),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姜锋(右二),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永明(右四)等人到西安市长安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引镇司法所、五台司法所检查调研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西安市副市长肖西亮(左二)深入西安市社区矫正安全监管指挥中心视察工作 西安市周至县司法局组织监狱民警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训诫教育活动 西安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深入西咸新区对新区、新城、镇街三级近百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授课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永乐司法所在国庆节来临之际,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国庆节前集中警示教育活动 西安市司法局和市检察院组成联合检查组评查全市社区矫正案卷 在西安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从2010年7月在9个区(县)15个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到全面推开这项工作,8年来,西安探索、实践和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西安辨识度的机制体系与实践样本。 “社区矫正工作事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建设平安西安、法治西安有着重要意义。”近日,西安市司法局局长张华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多年来,西安紧紧围绕落实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三项工作任务,以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精准化、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为目标,在实践创新中不断探索新路子,全面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全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5180人,解除矫正11861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3319人,重新犯罪率0.1%,远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 8年来,西安市司法局按照打基础、促规范、谋发展的工作思路,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场所建设、信息化建设、执法监督检查等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亮点工作,所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省得到学习推广。2017年至2018年,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司法部政治部主任王双全、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先后来到西安视察,对西安社区矫正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由“规范”到“精细”社区矫正场所建设取得新发展 社区矫正是我国现行的一种人性化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2011年5月1日首次被写入《刑法》。2012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公、检、法、司的职责,其中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接受社区矫正的服刑人员,包括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等四类人员。”长安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主任张晗介绍说,社区矫正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宽严相济刑罚政策的具体体现,目的是通过对矫正人员进行“监管、教育、帮扶”等措施,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从源头上遏制、减少违法犯罪,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被陕西省司法厅授予“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示范区”殊荣的长安区,就是西安市司法局大力推进社区矫正队伍专职化、场所标准化、执法规范化、帮扶社会化、督查常态化和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标准落实“五化一保障”,社区矫正示范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走进长安区社区矫正中心,这里设有报到登记室、宣告室、电子监控室、警务检察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训诫室、志愿者活动室、教育培训室、档案资料室等10个功能室及办公室,为有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区矫正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为此,我们把社区矫正的重心下移,着力抓好社区矫正场所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等工作。”西安市司法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社区矫正中心建设,西安市司法局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社区矫正人员管理教育帮扶中心建设的通知》,明确建设标准。同时,组织编印了《社区矫正人员管理教育帮扶中心建设指导手册》,内容包括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指导效果图、社区矫正中心制度和矫正文化标语等,为区县司法局建设社区矫正中心提供指导和帮助。 同时,西安市司法局加大督导工作力度,指导各区县因地制宜,按照社区矫正场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全面建成集社区矫正接收(解除)宣告室、训诫教育室、心理咨询室、电子监控室、信息档案室、警务检察室、图书阅览室为一体,功能齐全、统一规范、作用明显的社区矫正中心,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社区矫正中心建设任务。其中,长安区、鄠邑区、未央区荣获全省社区矫正中心示范区称号。 为了夯实社区矫正基础工作,西安市司法局通过制定“一个办法”、“一个范本”,即与市档案局、市检察院分别联合印发《西安市社区矫正人员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社区矫正人员档案范本》,从社区服刑人员档案管理到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六个台账,为做好监督管理、教育和帮扶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随着西安各区县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全面开花”,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社区矫正的本质属性是刑罚执行,其执法的严肃性、规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西安市司法局正是抓住执法规范化这条主线,大胆探索创新,才走出了一条具有西安特色的社区矫正场所建设新路子。 由“人防”到“技防”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社区服刑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罪犯里的‘自由人’,又是‘自由人’里的罪犯。帮助他们重获新生,使之融入社会不再走上犯罪道路,这才是矫正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阎良区司法局副局长哈欣说。 张晗说,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的不同,就在于工作方式的差异。社区矫正工作不仅是“矫正人”,还要“矫正心”。 长安区韦曲司法所是西安乃至全省管理社区服刑人员最多的一个基层司法所,矫正工作任务繁重。曾被司法部提名为“最美法律服务人·社区矫正工作者候选人”的韦曲司法所所长高林娜自豪地说,5年来,韦曲司法所近400名社区入矫人员,无一人出现脱管、漏管现象。 如何做到防止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我们重点抓好‘日定位、周听声、月见人’三个环节。”张晗介绍说。 ——在“日定位”方面,将社区服刑人员信息100%录入定位监管系统,24小时手机卫星定位,查看其活动轨迹,确认其是否存在人机分离、越界、关机等状态,“全天候”掌握服刑人员行踪。 ——在“周听声”方面,要求社区服刑人员每周向监管平台汇报一周思想及生活情况,平台自动进行录音记录,以便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动态,实现精准监督管理。 ——在“月见人”方面,司法所工作人员坚持每月走访、约见服刑人员,面对面询问沟通、了解动向,对其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扶解决,对重点人员做好心理疏导教育,促进其改掉不良行为。司法所每月还要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分别完成不少于八小时的公益劳动和教育学习,促其增强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养成善行善举行为习惯。 “全天候”监控犹如建起一道“电子围墙”,杜绝了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 “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张华俊强调。 据了解,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近年来,西安市司法局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全新的“智慧矫正”工作模式,在全省率先建成集网络、管理系统、终端设备、数据分析等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智能信息管理平台——西安市社区矫正安全监管指挥中心。 为了推进全市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工作,西安市司法局组织专人赴南京、上海等地考察调研,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西安市社区矫正三级网络体系建设规划》,并于2016年8月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市、区(县)、镇街三级社区矫正机构,形成了纵向贯通、交互共享、集成共享的信息网络。 这套信息网络的系统功能是根据社区矫正工作流程设计,紧密结合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将审前评估、接收、宣告、矫正方案的制定、考核奖惩、集中教育、公益劳动、社区服务、脱漏管、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各环节统一纳入信息平台,通过实时定位、图像识别、音频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实现网上执法、网上监管、网上教育、网上监督的社区矫正“全网”工作模式。对社区矫正工作实行数字化记录、程序化管理、智能化防控、一体化应用,实现了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机结合,全市社区矫正监管效能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随着2016年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建立,长安区社区矫正监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改变了原有社区矫正监管工作单一‘人防’方式,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人防’与‘技防’手段的有机结合,有力推进了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化进程。”新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科长李鑫由衷的表示。 由“强本”到“固基”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让社区服刑人员走出犯罪阴影,帮助他们回归社会、融入新生活,在这个意义上说,社区矫正工作者就是引领回归路的灯塔。 “司法所就是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心灵驿站’,社矫工作者就是重塑灵魂的‘特殊园丁’。”韦曲司法所社工李媛谈起自己当“特殊园丁”心路历程时说。她说:“有时我们是桀骜不驯人员的‘铁面教官’,有时我们是失足未成年人的‘知心大姐’,有时我们是迷途人员的‘指路明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践证明,探索强化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管住人”的基础上实现“矫正人”的目标,对社区矫正提质增效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依法施矫,规范管理,阳光关怀。”这是阎良区北屯司法所所长邓天胜总结的矫正工作心得。 阎良区北屯司法所矫正工作始终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除了“三重”管理、因人施教、阳光关爱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矫正力量的配置。 “我们每新接收一名矫正人员,首先就是为其成立一个矫正小组,由一名司法所工作人员为组长,社区民警、村组负责人、家庭成员、社会志愿者等5人为成员的工作组。”邓天胜介绍说。 事实上,在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上,这些年,西安市司法局一直没有停止探索步伐。 为了破解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力量严重不足等实践难题,西安市司法局从实际需要出发,率先打造出全省第一支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队伍,为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4月,该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招聘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实施方案》,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聘用经费纳入同级预算予以保障。目前,全市已招聘136名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并纳入全市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由政府统一出资购买服务,统一培训、管理和晋级。 如今,在西安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的严格要求和规范管理下,全市136名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法律、教育、心理等专业素养,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规范社区矫正执法行为,推进社区矫正执法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在借鉴兄弟城市社区矫正执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西安市司法局决定在《社区矫正法》颁布出台前,从西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临时抽调部分工作经验丰富的干警,在全省率先组建社区矫正执法督察队,深入全市各镇街司法所,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资料、实地查看、座谈了解、回访社区服刑人员,引导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起到了带动执法队伍、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工作水平的作用。 如何确保社区矫正执法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规范运行?西安市司法局给出答案:强化执法检查监督。 在西安,每年8至9月,市司法局都会在全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执法案卷评查活动。 为了确保评查活动规范化、精准化,西安市司法局与市检察院共同制订了《全市社区矫正执法案卷评查及监督工作方案》,明确执法案卷评查的检查范围、方法步骤、检查项目,对全市社区矫正执法案卷评查及监督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截至目前,评查组已连续五年在全市13个区县、西咸新区、国际港务区及各镇街司法所的社区矫正执法案卷中共抽取了3302册案卷,按照“一个办法、一个范本、两个标准”的规定,对社区矫正执法案卷严格做到“八查八审”,对社区矫正执法案卷评查,侧重从调查评估、监督管理、教育矫正、解除矫正和档案归档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评查,实行“一卷一表”,做到“一局一反馈”,对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落实责任人,并实行通报制度。 西安市司法局党组书记陈松林表示,“通过深入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增强了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廉洁执法意识;强化了工作措施,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水平。也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新犯罪。”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回眸一个个工作亮点,制度完善、力量充实、科技助力,西安社区矫正工作正向出效果、提效能一路纵深延伸,必将在新时代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各界导报》 2019-01-27 第4241期 第10版 编辑:燕青 |